舌尖上的文化 手掌间的雕塑



      素面禅心花映月,玉皮赤胆馥萦怀。解得百姓饥寒苦,不羡朱门酒肉灾。

      陕西人出门在外,最牵肠挂肚的,除了那一碗面也有可能是馍馍。馍馍之于陕西犹如热干面之于湖北,那是一缕乡愁,一段念想,一种挥之不去的少年时代的味觉记忆。
      如今几千年过去了,农耕文明虽然早已夕阳西下,陕西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但西北人对馍馍的追随和依恋,依然初心不改;馍馍的做法和吃法,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花样翻新,彰显着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经久不衰的文化意象。
      作为一位沐浴着黄河流域文化成长的陕西人来说,花馍艺术可以说是西北地区最受欢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,随着花馍技艺传承人的熏陶,对于这项艺术文化有着更深刻的情怀。
她的美并不死板,而是一种栩栩如生的、粗犷而细腻的美。
      花馍,是我国的民间面塑品,她贯穿于岁时节日和风俗礼仪中,在不同地区也被称为面花、面塑、花饽饽、花糕等,其造型格外精美,是“广众性”参与的集民俗文化与饮食文化相融的中华民间艺术的瑰宝。
      近些年,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高度重视下,许多城市也开始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,对花馍文化进行宣传保护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政府的资助下及支持下形成了一定的团体,在保护传统样式花馍的同时,也在进行创新,让花馍文化紧跟时代,走进年轻人的视野。
      在北方,花馍是节庆场合不可缺少的元素,祝寿、新婚、传统节庆,都能看见花馍的影子。沾满喜气的花馍,更是孩子心中难得一见的零食,往往会被一抢而空,平时再挑食的孩子,见了花馍都能打开味蕾。
      花馍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历史,伴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,不断变换出新的花样。祖祖辈辈代代相传的面塑艺术,已经摆脱厨房的局限,登上了工艺品的殿堂,被收进物质文化遗产名演变成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。图案和造型大多是传统文化里的吉祥符号的代表。
      寿桃寓意着过寿的人安康如意,长命百岁。
      鲤鱼代表着年岁有余,望子成龙的美好期待。
      腾龙则是人们对祖先图腾崇拜最好的写照。还有各色各式鲜花的造型,都深深潜含着民众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审美情趣。
      陕西花馍因历史悠久、源远流长,并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、情感表达和审美趣味密切相关,富有丰富的审美魅力、深厚的民俗风情和重要的文化价值,被誉为“中国绘画艺术的活化石”“研究民俗文化的活化石”“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”,并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