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食文化系列谈(八)|咀嚼与大脑

      经常会碰到餐饮界里的老板或厨师长,诉说开餐饮的不易,尤其是所谓菜品的出新创新,很是头疼。不出吧,客人吃吃就不愿光顾了,出吧,很难把握需求点和创新点。这的确是个问题。
      近读美国学者约翰.艾伦写的《肠子,脑子,厨子》一书,颇有启发。他在“咀嚼与脑”一章中对人类进食的咀嚼与产生愉悦的大脑的关系,进行了科学探讨和仪器验证,得出的结论,颇为有趣。他说,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,在于人类有了意识,体现在人的语言和学习推理创造功能上,动物是不具备的。同样,人类的进食和动物的进食也绝不一样。动物的进食,是纯生存需求行为,饿了就吃,能吃到什么就吃什么,吃饱就得。而人的进食,尤其是咀嚼吞咽,除了也受到生存需求控制外(饿了就想吃),还受到意识的支配。他进而通过对大脑的详细解剖分析(此处省略1000字),得出的结论是,人的大脑皮层,分为两个区域,一个叫做初级皮质,另一个叫做联合皮质;前者负责听觉视觉运动控制等感官输入,这个动物的大脑也有。后者(联合皮质)是人类大脑经过进化所独有的,负责人类的高级认知,如思考、决策、创造等。而联合皮质(大脑的高级区)对人类的进食也起决定作用。比如,人在饥饿时,进食红烧猪肉,咀嚼的愉快感应该是强烈的,因为“喜爱熟肉食是人类区别于猿人的主要特征之一”,但如果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,一块瘦肉咀嚼一半时,你告诉他这是猪肉,他会立即停止进食,并有可能引发呕吐。这时,宗教的意识出来干涉了咀嚼,说明,人类的咀嚼进食是受到意识的支配的,而动物却不会有类似的反应。
      进而,他又举例和试验,在人们咀嚼食物时,给咀嚼者输入不同信息,测量出的脑血流量和脑波是不同的。比如,人咀嚼一道食物,给不同的语言信息,脑血流量和脑波是不一样的,假如一道菜,你告知他这是耶稣最爱吃的圣餐,或是某地某国顶级美食,他甚至会激动产生“嚼吞高潮”(foodgasm)发出兴奋的怪叫。而动物却没有反应,脑血流量和脑波不会有任何反应,因为动物不懂语言,听不懂故事,只能是对牛弹琴。充分说明一点,人对食物除了满足咀嚼的享受外,更有意识来支配,人和动物对待食物的最大的区别,就在于选择的意识性,美食是有境界的!换句话说,有故事的,有文化的饮食,处于大脑选择的前段。比如,两年前桌前有几盘不同的包子,如果就是为了裹腹,通常你可能选择肉包子;但有人告诉你,其中哪盘是乾隆帝爱吃的蟹黄包子,你可能就会选择扬州蟹黄包子来品尝。
      这个老外的理论实验和结论,正好和我们中华饮食理论强调美食的独特性、厨艺性、故事性、文化性不谋而合!所以,挖掘和开发饮食的上述四性,让人们吃美食不仅仅是只满足裹腹吃饱,就是我们饮食文化人的责任、方向和境界。
      意识决定选择!意识决定选择!意识决定选择!—重要的话说三遍!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